到達我靠北之旅的最北邊之後,我依計畫準備前往瑞典的基努那(Kiruna)。一般從挪威到這個城市最簡單直接,也可能是最美的路線是從南邊一點,位於西海岸的那維克(Narvik,知名的羅浮敦群島Lofoten Islands也從這城市過去)穿越國家公園過去,但因為我已經太靠北,並且已經到了滿東邊,比較接近俄國和芬蘭邊境的地方,所以完全不想再走回頭路到那維克去搭車。
所以我看了一下地圖,找到我的路線正南方的城市,挪威的Kautokeino,就決定要從那邊跨越邊境,從邏輯上判斷,這的確是最近的路線,而且雖然西海岸真的很美,那維克-基努那的那條路線也聽說很美,但走回頭路真的無法滿足我想探索北方大地的心。
![]() |
這張圖可以看一下這些城市的相對位置,Nordland地區大部分都在北極圈範圍裡了,我的目的地瑞典的基努那在那維克的東邊偏南方。 (圖片來源:http://www.interq.or.jp/shikoku/toru/800Northern-norway.gif) |
然後,我就上路了。
開往Kautokeino的巴士是迷你巴士,我背著背包要上車還會卡住的小巴,走的是幾乎無法會車的山間小路,一路上沿著河流在山谷中移動,前後出現的車不多,非常寧靜的路線,我因為在海岸地區待久了,久違後進到內陸,不禁享受起了相較起峽灣的大山大海,根本不應該放在眼裡的山谷和溪流。其實挪威的山水跟台灣滿像的,在挪威看的越多,認識的人越多,就一直覺得台灣可以發展更有品質的自然觀光,至少,熱愛戶外活動的歐洲人一定會很喜歡台灣的大自然。
司機與車上另外兩位乘客似乎是舊識,時不時聊天,甚至停在路邊遠望某個他們討論的地點。挪威北部的鄉下總是讓我想起泰北,雖然景緻相當不同,語言和人種更是不用說,但是那種人情味,那種公車走走停停,人煙稀少,村落距離遙遠,有人莫名在看起來根本沒有人住的地方下車,客運司機兼送貨小弟的那種生活,卻跟泰北相去不遠。因此雖然是第一次到挪威北部,卻因為熟悉的山水和人情,有種很自然的好感。
跟峽灣比起來算是小菜一碟的清淡山水,很是宜人 |
到達Kautokeino時已經超過晚上九點半了,天還亮著,這裡還是不會暗的永晝地區,巴士司機把我放下之後,對我的問題沒有太多回答的耐心,可能要趕著交班回家吧,從現在開始只能靠自己了。
挪威北部的小車站通常都在加油站,加油站通常有間商店,門口會貼著時刻表,遊客中心也往往就在車站附近。但這個小鎮沒有遊客中心,我也沒有去看時刻表,畢竟我已經知道這裡沒有車到芬蘭邊境了。
從沒搭過便車也應該在電影上看過吧?有些人在加油站問人,有些人到路邊攔車。我觀察一下發現,原本根本沒來車的山區小路,到了這區域,車卻突然多了起來,我不想在加油站跟人搭訕,一來是因為下車處是接近市中心的地方,附近又有大型超市,雖然有很多車,但很多可能只是來加個油買個東西的當地居民,在加油站或市區範圍內找便車搭會非常費力,還費臉皮...
我決定要走到外圍一點的地方,讓地點汰選往同個方向但非當地購物加油的車輛,如果他們願意載我一程,那就是自動媒合成功了。想不到這個小鎮滿長的,過了一個加油站,就來個拐彎,進另個社區,過了個拐彎,就來個超市,過了超市又來個拐彎,每當我覺得應該走的夠遠了,就會看到個加油站之類的,背著大背包還真走不快,只好邊走邊伸手,但大部分的車大老遠就開的離你老遠,好像一靠近你就會彈跳巴上他的車,還是怕靠太近就會撞死人一樣,有些人會搖搖手,或聳聳肩,然後打方向燈。「我懂,我懂」我在心裡跟這些無緣的這樣對話著,不管你載不載我,一定都有你的理由,不管怎樣,「Have a nice evening!」
我終於走得夠遠了,但車流量也越來越少了,我開始有點緊張了起來,「如果都沒人載我怎麼辦?我要怎麼去基努那?」我不擔心沒地方睡,因為包裡有個舒適的三人帳還有很保暖的睡袋,在斯堪地納維亞有The Right of Common Access (Allemansrätten,All Men's Rights),就算在私人土地,也可以不需要經過允許搭營住一晚,但不能進入私人的花園或後院。如果沒車搭,事情就大條了,如果在這個沒有客運通往芬蘭或瑞典的小鎮沒車前進,就只能回頭,花上大筆錢大量時間走回頭路,也許我還得被迫放棄到基努那看瑞典北部的機會。
就在我開始擔心之時,遠遠的又聽到車聲,是輛大卡車,聽朋友們說,卡車司機們通常很樂意載你一程,不管了,姆指先伸出去再說吧,就再試試運氣吧。
我看見方向燈閃起,不是向左的,車速好像也放慢了。當這龐然大物停在我身邊時,我簡直都快掉淚了,在車子停穩,車門打開之前,我不斷跟它說:「你真是我的天使,是angel!是angel!」然後,車門打開了,是個穿著短袖短褲的白髮先生,「你要去哪?」我告訴他我要去基努那「你呢?」他說了個地名,我很誠實的告訴他我不知道那是哪裡,他招招手說:「先上來再說」,我有點疑惑,真的可以先上再說嗎?但如果走這方向,應該是順路的,然後他又說:「你先爬上來,我幫你拿包,如果你不介意的話,先把鞋子脫下來給我」。
我又疑惑了,首先,要背著這背包爬上將近我兩倍身高,只有三個階梯的「高樓」,實在有點難度,還要在中途先把鞋子脫掉,把包卸下遞給他,重點是,我得先把裝著錢包和相機的小包交給他,才能進行以上所有動作,如果他門一甩車開走呢?還有,他幹嘛要我脫鞋?難道是要讓我逃跑時也跑不遠嗎?「因為我不喜歡在車裡面穿鞋子」,他從車內探出身來說,我爬到一半,抬頭一看,他光著腳丫,車裡還鋪著皮質地墊呢!唉,果然是電視看多了。我也不太知道我是怎麼流暢的一個口令一個動作然後坐到車裡去的,但總之我是通過考驗坐到相當寬敞的車裡了。
先生原來是瑞典人,從挪威北部的港口Hammerfest開車送貨到奧斯陸去,他說因為海岸線太曲折,雖然距離短,但不好開,也比較費時,所以大部分長途貨運都會經瑞典。他主要從北部載運漁貨下南部,然後從南部運送蔬果上北部,這個工作他已經做十年了,到現在還是非常熱愛這個工作,因為他很愛開車,也很喜歡到處遊覽,到處走走看看,前個工作是在瑞典開長途客運。
我印象中,卡車司機這個工作是讓人叫苦連天的,所以就好奇的問他:「你們有規定一天開多少小時的車就得休息嗎?」「每4.5小時就要休息40分鐘,每天只能開9小時就得下班,有時候可以開到10個小時,但就要多休息30分鐘」規定很嚴格,而且車上有記錄器,不能偷跑啊,這種制度很重要,從北部開到奧斯陸要兩天,如果超時工作,這可不是開玩笑的危險。「那你們怎麼休假?」「我們開一週休一週」「那你休假都做什麼?」「我通常準備過冬的木材,我去跟有森林的人買樹回來自己鋸,不然就是修這個修那個的」這是哪門子的休假娛樂啊,老兄?
休息時間,來個三明治喝杯咖啡吧! |
唉,人真的沒必要看太多電視。
除了工作時間很有保障之外,這卡車根本是一座移動的城堡,車子裡設備齊全,駕駛座與副駕駛座相當寬敞,再坐一個人完全沒問題,座位後方是張窄一點的單人床,但以北歐人的體型來說,床少說也要長個兩公尺才可能符合舒適原則。有窗簾可以遮住整個車窗與擋風玻璃,所以休息時間,窗簾一拉就有完全的隱私。車上還有電視,光碟機,他老兄還自己裝了wifi,除此之外,還有個小冰箱,微波爐,甚至還有北歐人必備:咖啡機。我看到他如此豪華的移動城堡,再加上,他住瑞典,領挪威薪水(挪威薪資比瑞典高,所以很多瑞典人都搬到挪威工作),可以這麼舒適的開車到處跑,還可以不用搬家住家裡,熱愛這個工作,還真是不難了解。
他拿出地圖給我看,他要去更南邊一點的小鎮過夜,他可以把我放在一個叉路上,在那邊我再找車過去芬蘭瑞典的邊界,他說:「你看看地圖,決定好再跟我說你到哪裡下車」,我看了看覺得他的建議很好,就決定在那個叉路下車吧,他說:「Well, it's your decision」,這句話就此一直跟著我。
我們聊了很多,有關挪威人和瑞典人的不同,他的家鄉,我的家鄉,他的工作,我的學業,他說他夏天通常很樂意載人一程,雖然規定是不能有乘客的,因為保險的關係,冬天他絕對不會冒著個險,因為北方的冬天是地獄,黑暗、冰冷、地滑,我說冬天應該也不會有誰想在路邊搭便車吧?他說冬天可以看到極光,美極了。我們也討論常被撞死的野生動物們,尤其是麋鹿,「應該只有你們卡車不用擔心撞到麋鹿吧?」因為麋鹿體型太大,如果一般房車撞上麋鹿,通常會被麋鹿倒下的身軀壓扁,人跟動物都無法倖存,麋鹿又很喜歡突然從森林裡跳出來,讓人反應不及,所以在北歐考駕照還要接受麋鹿衝出來的反應訓練,如果火車撞上麋鹿,那麼司機就得下車把麋鹿擊斃,所以有些路線的火車常會走走停停,聽到槍聲,甚至下車時看見血跡或麋鹿腿掛在車廂外...「我們還是會擔心的,尤其是冬天,牠們真的很大,是森林之王,我看過牠們幾次」。
不久,遠方下起雨了,在這移動的城堡上,看遠方是特別清楚,烏雲和雨都逃不過我們的凝望。「希望不是你要去的地方」「喔,我也希望,但我所到之處通常都陽光普照」。下車前,還是下起雨了,他說,請從台灣寄張明信片給我,然後把他的地址和e-mail留給我,「你有雨衣吧?也許下雨對你比較好,他們比較會可憐你」我開玩笑的說,「那也要有車經過才有用啊!對了,我明年才回國喔,你可別從現在開始癡癡的等」「唉唷,沒關係啦,我又不急,到是妳,有機會到中部來,記得跟我說一聲」「當然當然,你哪裡都熟,一定得找你。如果我在南部找到你的親戚,一定寫信告訴你」「好了,再見,祝妳好運,well, it's your decision」
穿上雨衣,把鞋子穿上,爬下一階,接過大包,背起,接過小包,背起,攀在梯上,誠摯的握手,他手勁大的我手又痛了一次,其實更想給他個擁抱的,發自內心的道了謝又道了謝卻什麼也謝不了,我的第一位天使。
進入芬蘭,時間晚上12點多,天還是亮著。開始下一段旅程,又是獨自一個人,但不怕,成群的蚊子已經相約來陪伴了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