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尋此網誌

2012年9月8日

一日一好友─永遠的姊仔

也不記得多久沒見了,但是位我和妹妹國中時在遊學認識的好朋友。因為是同團裡年紀最大的,所以我們都尊稱她「姊仔」。在沒有網路的年代,我們用信紙和筆順利的保持聯絡,來到臉書無國界的世界。

我們到台北展開大學生活前後,印象中短暫的見過幾次面,從國中到現在就保持著不是太頻繁的聯絡。也許是個性也合吧,姊仔跟我們這對陰沉的姊妹不同,她很開朗,說話很有元氣(我們兩姊妹走低音路線),總是可以引著話題,把氣氛炒熱,對於生活也很有自己一套哲學。

昨天見面也是因為想斷奶的她,有婆婆的幫忙,暫時離開寶寶到高雄度假。沒錯,國中認識的她,現在已經為人妻為人母了!昨天見面才知道肚子裡還有一個小生命正在形成,時間真是過得飛快。我們大概就隨口聊聊,把這幾年沒跟上的進度補起來,也沒有甚麼特定要聊的主題,也不預設對方的立場,就這樣,聊另一半、聊社會、聊生活、聊工作,隨心之至,天南地北的聊。

因為走著不同的路,所以對世界有不同的理解,但不同中也有相同之處,重新熟悉,重新認識,再建構對她的認識,重新回到友誼剛開始的地方。感覺很不錯,人生有幾位這樣的老友是很幸福的。

她幫忙家裡的生意,婚後協助丈夫創業,物質生活不匱乏。我嘗試走在社會運動的路,偶爾也會擔心自己被理想蒙蔽,年近三十還沒啥存款。她給了我很多生活上的想法,讓一直不經心生活的我,也突然驚覺距離卵子發霉的時間不多了,是該做一些比較長遠的規劃,也應該花更多心力在想做的事情上,用更正面的方式去面對生活上的挑戰。(例如:更留心在存錢上,而不是口上說一說)雖然她對薪資的論點一回來跟大海龜說就被打槍,「這就是資本家控制我們的方法,叫你不要一直抱怨,再怎麼困難都可以想辦法克服」‧‧‧這也是,但我就覺得我的人生需要更多的經營,對於自己一直漫不經心的態度有點警覺,這次的談話就算是很有收穫了。

跟姊仔的會面還有最近發生一些事情和觀察的心得,要警惕自己,不要社運的路上越走越孤獨,越走離人群越遠。在一些時間點,還是要記得四周觀望,我們說的話還有人聽得懂嗎?我們倡議的價值是否為大眾所知?在現實社會上的情況又是如何的轉變?有很多「圈外」朋友的好處就是可以內外對照,這個千萬不能少呀。

在一個很可愛,小小的巷尾咖啡館見的面。離開前姊仔買了一罐包裝精緻的茶,後來才知道是要送我的,而且價格比在台北的百貨超市貴了一點。「我想,就不要再比價了,有時候要支持這些小店」是阿,我們都希望生活中可以有更多美好的事物,也希望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和舒適的姿態製造改變。

分手之前才發現,原來上次見面已經是將近十年前的事了......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